金鼎厨艺

早发现肾脏病风险,这些检查很重要

据扶爱基金最新数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患肾病的人口已超过5亿,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有些患者,尤其年轻人未能早期诊治,就诊时已发展至尿毒症,所以慢性肾脏病又被称为“沉默的隐形杀手”。

如何在早期发现潜在肾脏病风险?且看山西省人民医院院长、肾内科主任李荣山教授,详细解析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肾脏既是净化器也是调节器。”李荣山教授说,慢性肾脏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肾脏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通常认为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可以被其他一些因素誘发,如感染、劳累、药物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是明确的,代谢性因素如糖尿病可以导致糖尿病肾病;免疫性因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导致狼疮肾炎;感染性因素如乙肝可以导致乙肝相关性肾炎等。

据了解,慢性肾病呈现“高患病率、高花费、低知晓率、低治愈率”的状态。李荣山教授表示,大多慢性肾病在发展至后期才会出现症状,在自觉症状出现时部分患者可能是中晚期慢性肾病,部分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了。因此,b9fd3d9d0dbb355064f073217cecadb2d7deae78070c4b0bf9c4be78e97c4b11通过每年的健康检查,发现慢性肾病至关重要。

慢性肾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有身体倦怠、食欲不振、头痛、恶心、浮肿、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高血压、贫血、骨骼脆弱等,出现上述症状则需引起注意。“绝大部分的慢性肾病可以通过尿检和血检早期发现。蛋白尿和血清肌酐值的任意一项出现异常,就可以诊断为慢性肾病。但是为了不漏诊和误诊,建议将两项检查都加入体检项目中。”李荣山教授提醒道,尿检主要调查是否存在“蛋白尿”,因为慢性肾病导致过滤血液的肾小球受损,就容易在尿液中检测到原本不应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质;血液检查需要检查的是“血清肌酐值”,肌酐是体内陈旧废物的代表物质,若肾功能健全,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若肾功能下降,则在血液中蓄积的量会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无法仅通过以上两种检查早期发现慢性肾病的,还需要检查“微量白蛋白尿检查”。糖尿病性肾病在初期时,蛋白质之一的白蛋白就以极其微量的形式出现在尿液中,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检查1次,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抑制病情进展。

(摘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