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12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出生后不久,局部或全身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变冷,并伴有红肿。多见于严冬或寒冷天气中保暖不当的人群,尤其是体弱的新生儿或未成熟的儿童。寒冷会引起小儿局部或全身循环障碍,导致皮下脂肪凝固,形成硬肿。严重时会引起肺出血,威胁孩子的生命。属于中医“厥证”范畴。

诊断

临床表现

① 此病多发生于出生后1周左右。

② 始于下肢,可向上蔓延至臀部、躯干、手臂和脸颊。水肿不影响眼睑、阴囊等。

③患处皮肤坚硬、光滑、凉,呈深黄色或蓝紫色,硬肿部位用手按压易凹陷。

④ 体温低,31~35℃,不吃不哭或哭声小,动作少,反应低。

主要类型

① 重度:因硬度、肿胀阻碍关节活动、面部组织硬化而无法进食。肋间肌不能活动,影响呼吸,常因肺炎、肺出血、败血症而死亡。

② 轻度、中度:虽有局部或全身硬度、肿胀,但不妨碍关节活动、进食、呼吸。

治疗

中医治疗

①汤剂。皮肤坚硬、凉、呈深黄色或紫色,哭声低、反应低,指纹呈淡红色。用人参、附子各3~6克。水煎服,鼻饲或口服,每日1剂,分2~3次。

②按摩:将布袋加盐加热。当热量不烫伤新生儿时,轻轻涂在硬肿处,并稍用力按摩。这可以每天重复几次。

西医治疗

①复温:逐渐升高体温。避免体温突然升高,以免猝死。体温低于35℃的人员,应先穿上预热的衣服、尿布、被子或斗篷,置于室温21℃至24℃的房间内,每隔1至2次测量体温小时直至升至 35°C。 ,可以抱在肉上,躺在被子上。

②谷氨酸、维生素B、C混合于10%~15%葡萄糖溶液中,每4小时一次。

③维生素E 5毫克/次,每日2~3次,口服。

④中、重度病例用氢化可的松10~25mg,加入10%葡萄糖液40~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5天。

⑤不能母乳喂养者,可静脉滴注10%~15%葡萄糖溶液60ml/(kg·天),其中1/4为生理盐水。如果无法母乳喂养超过 2 天,请添加 25 毫升血浆。

护理

①注意保暖,不要通过治疗、体检等加重患者病情。

② 避免体温突然升高而被烫伤。

③ 注意病情变化,尤其是合并症。

预防

①新生儿时期,一定要注意保持正常体温,尤其是寒冷季节,更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② 加强对生命力较弱的幼童和新生儿的护理。

③ 提供充足的水分。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