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味觉减退鉴别诊断

味觉减退鉴别诊断

一、口腔疾病

口腔卫生不良、炎症、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可以影响舌、口腔粘膜等对味觉的感受,从而引起味觉减退。常见于萎缩性舌炎、舌轮廓乳头炎、口炎、白斑病、扁平苔藓等。牙齿缺失过多或安装假牙,不能与上腭、舌接触,也可影响味觉的感受。

二、全身性疾病

1. 舌部味蕾(感觉甜、咸的味蕾)位于舌的前2/3,其功能障碍可影响味觉的感受。一般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脑萎缩、帕金森病、脑外伤后遗症、颅内肿瘤、舌下神经麻痹等。

2. 唾液分泌不足或成分异常:唾液可湿润口腔,参与味觉形成。唾液腺因炎症、肿瘤、结核等病因被切除或患唾液分泌减少的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均可引起味觉减退。

3. 锌及维生素A、铁缺乏:锌是味觉蛋白的基本成分,参与味觉素的合成。维生素A能促进味觉素的合成,铁是转运体内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时会引起贫血及味觉障碍。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内含糖量过高,唾液内糖分亦高,影响味蕾的味觉功能。

5. 恶性贫血:严重贫血患者由于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造成神经感觉障碍,表现为味觉减退或丧失。

6. 药物: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可引起味觉障碍。

7.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口腔内分泌的粘蛋白减少,从而影响味蕾的味觉功能。

8. 遗传因素:有些先天性遗传疾病可引起味觉障碍。

9. 其他: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炎症患者,舌乳头损伤及炎症患者,维生素B2缺乏所致的代谢障碍患者等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味觉障碍。

三、药物因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口眼常期应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后,可使味觉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影响味觉的感受。

四、年龄因素

随年龄的增长,味蕾逐渐变小,数量也日渐减少,故老年人味觉功能多有减退或障碍。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全身生理功能减退,舌上味蕾萎缩、嗅觉和视觉也日渐迟钝的原因所致。

五、心理因素

情绪对味觉有明显的影响。当人处于激动、忧郁、愤怒等紧张状态时,可发生味觉的异常或丧失。而处于兴奋状态时则食欲倍增。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强烈的心理活动还能明显地引起味觉过敏。如有的人只要心里一想到苦味,就会感到口中苦不堪言。而离开了产生苦味的对象之后,这种苦涩的味道就会自然消失。所以如果有了这种异常的味觉表现也不必忧虑忡忡,只要稳定情绪或离开产生苦味的处境,异常的味觉表现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