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最古老的菜谱有哪些

最古老的菜谱有哪些

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说。四大风味是:鲁、川、粤、淮扬。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广东菜、江苏菜、浙江菜、福建菜和安徽菜。随着各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中国菜肴的流派已经不止这些。

一、古老的食谱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保存着极为丰富的食谱资料。在先秦时期,饮食文化中比较重视食物的滋味。礼记内则说:“脍,春用葱,夏用芥,秋用蒜,冬用盐酸”。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的食谱资料之一。先秦时期,还有用五味命名的食谱,周礼天宫记有“五味、六和十二齐”,这是以滋味命名的五种调味汁。其中“醢”,是用肉末和酒曲做成的;“濡”,是红色酱油;“酰”,是米醋;“盐”,指食盐;“豉”,是一种豆酱。这五种调味汁配套使用,是中国早期记载的食谱,它反映了先秦时期对菜肴滋味的品尝是相当精细的。

在食谱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炙法节录。该书是一部比较完整的饮食卫生与烹饪技术方面的专门著作。书中总结了前人经验,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食品卫生要求。例如:切生肉时要用洁净的刀,以防污染;食品烧熟后隔餐再用时必须回锅重烧;夏天制作肉食要加入一些蒜泥以杀菌等等。

二、古老的食谱特点

古代食谱浩繁,卷帙浩大,举其要者有吕氏春秋本味篇、黄帝内经素问、食经、周礼天宫、淮南子、千金要方、食疗本草、四时纂要、吴氏中馈录、王氏饮食纂要、饮膳正要、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等书。这些古代食谱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1. 重视原料的选择和鉴别。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述了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提出了选择和鉴别原料的方法:“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伊尹还总结出一些可以致毒的原料:“甘草之美皆在丘、隰之中;甘、肥不能双美也。”

2. 讲究火候。烹饪之法关键在于火候,黄帝内经素问提出了“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原则,并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火候掌握上以煮肉为例:“夫人之常肉也,其身不重不肥,美道而肥不关灶釜也;若为之生不能过十斤者,则一豚不过五斤。”这些原则被后世一直沿用。

3. 强调食疗。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观点;吴氏中馈录有“六物汤方”专治产妇乳汁不足;饮膳正要有“羊肚儿汤”治疗瘦弱病人;食疗本草记述了140余种食物的药效和治病方剂。

4. 推崇清鲜。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的菜肴如鲜蛤蜊汤、蒸田螺、熟藕、新秋梨等都是清鲜之品。吴氏中馈录记有鱼脍法:“凡诸鱼鲜活者,薄切洗净血筋,布巾揩干放碗中……姜醋碟临之。”这种生鱼片食用方法已很接近现代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