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51)辣椒红

(51)辣椒红:别名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
编码GB08.106;惯导160C
化学结构主要着色成分为(Ⅰ)辣椒红素和(Ⅱ)辣椒红素,均为类胡萝卜素。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非着色成分辣椒素(Ⅲ)。
(Ⅰ) 辣椒红


C40H56O3 相对分子质量 584.85


(Ⅱ)辣椒红素


C40H56O4相对分子质量 600.85


(Ⅲ)辣椒素:目前已知的辣味成分有14种。它们的基本结构骨架相同,但侧链的R基团不同。


辣椒素:R =—(CH2)4—CH=CH—(CH3)2

C18H27NO3 相对分子质量 305.40


二氢辣椒素:R=—(CH2)6—CH—(CH3)2
去甲二氢辣椒素:R=—(CH2)5—CH=CH—(CH3)2
高二氢辣椒素:R=—(CH2)7—CH=CH—(CH3)2
高辣椒素:R=—(CH2)4—CH=CH—CH2—CH—(CH3)2
上述前两者的含量占辣味成分含量的80%以上。前5种含量占辣味成分含量的90%以上。其余的数量非常少。
特性深红色粘稠油状液体。根据来源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其辣度也不同。石油醚(汽油)中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75.5nm,正己烷中为504nm,二硫化碳中为503nm和542nm,苯中为486nm和519nm。易溶于丙酮、氯仿、正己烷和食用油。易溶于乙醇,微溶于甘油,不溶于水。该产品的耐光性较差。波长210~440nm,特别是285nm的紫外线,会导致本产品褪色。加热稳定,160℃加热2小时不易褪色。 Fe+3、Cu+2、Co+2可以使其褪色。当遇到Al+3、Sn+2和Pb+2时会发生沉淀。此外,它几乎不受其他离子的影响。着色力强。根据稀释浓度的不同,颜色从浅黄色到橙红色变化。
制备方法将茄科植物Capsicum annum L.的成熟干燥果皮粉碎,用乙醇、丙酮、异丙醇或正己烷提取,滤液经纯化处理。
质量标准


注:中国辣椒红标准需要修订(见辣椒橙)。
毒理学基础
1。 LD50 小鼠口服75mL/kg(体重)以上(雄性)(油溶性色素);
    小鼠腹腔注射50mL/kg(bw)以上(雄性)(油溶性色素)。
    小鼠口服大于75g/kg(bw)(雄性)(水分散性色素);
    小鼠腹腔注射超过50g/kg(bw)(雄性)(水分散性色素)。
2.不能建议使用ADI(FAO/WHO,1994)(该产品安全性高,现已批准在所有国家使用)。
使用 着色剂。
1。使用注意事项
(1)本产品不耐光,尤其是波长285nm的光,导致其褪色较快。因此,应尽可能避光。 L-抗坏血酸对本品有保护作用,一般用量为0~5g/L。
(2)本品经乳化后可制成水溶性或水分散性颜料,可用于饮料、冰棍、冰淇淋、雪糕等。
2。使用范围及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用于冰淇淋、糕点装饰、冰淇淋、冰棒、饼干、熟肉制品、人造蟹肉、酱料、糖果、根据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FAO/WHO (1984) 规定:用于加工奶酪,按照良好生产规范;对于黄瓜,300mg/kg(单一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