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两宋时期

    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成书于北宋淳化三年壬辰,公元 992年) 始有三消之名,以为病由少年将理失宜所致,证候叙 述颇为详尽: 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肾消。此 盖由少年服乳石热药,耽嗜酒肉荤腥,热面炙煿,荒淫色欲, 不能将理,致使津液耗竭,元气衰虚,热毒积聚于心肺,腥膻 并伤于胃府,脾中受热,水脏干枯,四体尪羸,精神恍惚,口 苦舌干,日加燥渴,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消渴也,二则吃 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黄赤者,消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 小溲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消肾也。
《圣济总录》(成书于宋徽宗政和元年辛卯,公元1111年, 至宋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消渴统论中,阐明消渴病因: 肥甘、醇醴、金石。病机为“虚阳暴悍,肾水燥涸”,指出“久 病不愈,可并发水肿、痈疽”。并告诫:须绝嗜欲薄滋味。其谓: “消瘅者,膏粱之疾也,肥美之过积为脾瘅,瘅病既成,乃为 消中,皆单阳无阴,邪热偏胜故也……若乃以欲竭其精,以耗 散其真,所受乎天一者,既己微矣,复饮肥甘,或醉醇醴,复 饵金石以补虚; 引温热以自救,使热气蒸蒸,虚阳暴悍,肾水 燥涸,无以上润心肺,故内外消烁,饮食不能滋荣,原其本则 一,推其标有三,一曰消渴,以渴而不利,引饮过甚言之,二 曰消中,以不渴而利,热气内消言之,三曰肾消,以渴复利, 以肾燥不能制约言之,此久不愈,能为水肿痈疽之病,慎此者, 服药之外,当以绝嗜欲,薄滋味为本。”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成书于南宋淳熙元年甲午,公 元1174年)消渴门中,分叙论、脉证、治法三节,叙论发明病 机“精血走耗,津液枯乏”,把握主症“引饮既多,小便必利, 寝衰微,肌肉脱剥”。脉证提挈消病纲领:“消病有三: 曰消渴、 消中、消肾。消渴属心,故烦心,致心火散蔓,渴而引饮。”经 云: “脉软散者,当病消渴。”诸脉软散,皆气实血虚也;消中 属脾,瘅热成,则为消中,消中复有三,有寒中、热中、强中…… 寒中,阴胜阳郁,久必为热中。经云:“脉洪大,阴不足,阳有 余,则为热中,多食数溲,为消中……消肾属肾,盛壮之时, 不自谨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年长肾衰,多服丹石,真气 既丧,石气孤立,唇口干焦,精溢自泄,不饮而利。”经云:“肾 实则消而不渴,而小便自利。”名曰肾消,亦曰内消。治法载方 26首,真珠丸、烂金丸、鹿茸丸为上焦燥热、气津两伤、阴损 及阳而设。其立意之深,构思之巧,配伍之精,堪称上乘。
朱端章 《卫生家宝方》 (成书于宋淳熙十一年甲辰,公元 1184年) 记载了消渴病人尿甜如蜜。他对消渴证候的描述,生 动逼真,较《古今录验方》 又前进一大步。
“夫消渴病者,日夜饮水百盏,尚恐不足”。“小便频数…… 味甘甜如蜜,淹浸久之……诸虫食之,是恶候也,此名消渴。 中焦得此病,谓之脾痟,吃食倍常,往往加三四倍,只好饮冷, 入口甚美,早夜小便频数,腰膝无力,小便如油,日渐瘦弱, 此名消中也。下焦得此病,谓之肾消,肾宫日耗,饮水不多, 吃食渐少,腰脚细瘦,遗泄散尽,手足如柴形,其疾已牢矣, 庸医不识义理,呼为劳疾,或云下冷,日久不见其痊,病之久, 或复为水肿,或发背疮,或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成书于宋景定五年甲子,公元1264 年) 言消渴之成,由淫欲恣情,酒面无节,酷嗜甘肥腥膻。病 机为“炎火上薰,脏腑生热”,病有消渴、消中、肾消之分,轻 重微甚之别。“水包天地前辈常有是说矣……天一生水,肾实主 之,膀胱为津液之府,《素问》 以水之本在肾,末在肺者此也。 真水不竭,安有所谓渴哉。人惟淫欲恣情,酒面无节,酷嗜炙 煿,糟藏咸酸,酢醢甘肥腥膻之属……于是炎火上薰,脏腑生 热,燥气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矣。渴之为病 有三: 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分上中下三焦应焉。热气上 蒸,心虚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敛,胸中烦躁,舌赤唇红。 此渴引常多,小便数而少,病属上焦,谓之消渴; 热蓄于中, 脾虚受之,伏阳蒸胃,消谷善饮,饮食倍常,不生肌肉,此渴 亦不甚烦,但欲饮冷,小便数而泔,病属中焦,谓之消中; 热 伏于下,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精走髓虚,引水自 救,此渴水饮不多,随即溺下,小便多而浊,病属下焦,谓之 消肾……消渴轻也,消中甚也,消肾又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