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洗澡的九大禁忌

洗澡是良好的卫生习惯。沐浴可以清洁皮肤,洗去灰尘和细菌,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缓解疲劳。但中老年人洗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空腹洗澡因为身体在洗澡过程中消耗大量热量,中老年人的糖原储存量比年轻人少,容易因低血糖而发生低血糖休克。

2。避免饭后立即洗澡如果饭后立即洗澡,气温的升高和热刺激会导致皮肤的血管扩张,消化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阻碍食物的消化和消化。吸收。

3。避免水温过高 一般以35℃~38℃为最佳。如果水温在40℃以上,由于超过了人体温度,热量不易散发,容易发生塌陷。

4。避免太用力摩擦皮肤 有些人洗澡时喜欢用力摩擦皮肤,这样会对表皮细胞造成损伤,甚至出血。这会降低皮肤(人体的天然防线)的抵抗力,细菌会在受损的皮肤微细胞中积聚。或者病毒会利用这种情况。

5。避免长时间泡在水里长时间泡在水里,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扩张,很容易造成大脑暂时缺血,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昏厥。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长时间泡热水有诱发中风的风险。

6。避免用强碱性肥皂或各种洗发乳液洗澡这些碱性化学物质很容易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和炎症。老年人宜使用脂肪较多的羊毛脂皂或香皂。皂洗后用更多的水冲洗。

7。避免在有死水的大浴池中洗澡。 这种洗澡方式不仅不卫生,而且还是传播皮肤病的媒介,应该废除。

8。避免洗澡太频繁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分泌减少;保湿能力差。如果洗澡太频繁,皮肤就会变得粗糙、干燥,甚至会因缺油而出现头皮屑过多的情况。皮肤破裂或损伤。冬季每周洗一次,夏季每天用温水冲洗一次。

9。避免水位太高全身浴时,静水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据测试,当一个人站立并浸入齐肩的洗澡水中时,腹围会缩小3厘米。这时,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导致心脏的血容量达到人在空气中的1.5倍,导致心率和呼吸加快,加重心肌缺氧。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容易病情加重,而高血压患者则容易发生中风。因此,老年人洗澡时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水位都应保持在心脏水平线以下。

科学的洗澡方法是先按摩全身5-10分钟,然后涂上温和的肥皂按摩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5分钟,然后擦去身上的水滴用大干浴巾表面,并用干浴巾擦全身2-3分钟,每次不超过30分钟,并提倡淋浴。半身浴姿势、适当的水温等沐浴方式适合任何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