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动力学共情训练

  动力学共情训练 : 利用集体模拟练习来刺激参加者,使参加者体验到与别人类似的情绪。这种训练能扩充个人体验的来源,使参加者能发现和反映与别人类似的情感。“共情”(empathy)这个词语包含三个成分: (1)了解。(2)接受,没有认同的接受。(3)自以为被了解和被接受。一个人能否准确地了解另一个人的情感,主要依赖于:(1)他对这个人认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2)是否经历过与此人相同或类似的情境。(3)在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准确地观察、记忆或想像所达到的程度。(4)向他人传达了解和接受的反应之明晰度。真正达到共情是困难的,因为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虽然可以通过代理性体验增强个人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但却不大可能鉴别别人之所感,除非直接地体验这些情绪(特别是消极情绪)。因此必须通过综合性的训练过程,包括体验性训练,来扩展情绪体验的范围。动力学的共情训练目的包括:(1)训练参加者准确地认知别人心中所感受到的情绪。(2)训练参加者准确的观察和回忆个人的情感经历。(3)扩展个人的情绪体验范围。(4)拓宽参加者对他人体验的“接受阈限”。(5)训练有效地表现自己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能力。(6)帮助参加者阻止与他人的情感和体验相认同。动力学的共情训练分为六个步骤:(1)参加者的需要和力量的评定。(2)定义或描述情绪的练习。(3)找出自己的类似情绪。(4)强化和扩展个人的情绪知觉与范围。(5)提高表现情绪知觉的技巧。(6)估价。动力学的共情训练强调人际沟通的情感方面,而不只是认知或理智的内容与过程。这种训练有很广泛的应用,作为综合训练计划的一部分,它已被用于对心理治疗家、咨询家和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技巧和人际关系训练中。此外,在跨文化训练、角色冲突等领域,在个别和集体心理治疗中来访者难以理解、接受或反映别人的情感时(如在婚姻冲突和性功能紊乱),以及在帮助那些有轻度不适当情绪反应的来访者时,都可以应用动力学的共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