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秋冬季节皮肤如何保养

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一过,秋的气息就越来越明显了。随着温度和湿度的下降,不少人会产生不适感。尤其是肌肤敏感的朋友,皮肤会变得干燥,甚至产生瘙痒、红斑、丘疹等问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机体抵御外界各种刺激的第一道防线。皮肤良好的屏障功能对于身体健康极为重要。在干燥的秋季,掌握以下护肤宝典,有助于减少皮肤问题给您带来的烦恼。

·清·潔·有·度·

过度清洁、洗澡太频繁,是很多人秋冬季节出现皮肤问题的重要因素。清洁皮肤,需掌握以下要点:

1.控制洗澡水温

洗澡水温不可超过40℃,尤其是湿疹患者最忌用热水烫洗。给幼儿洗澡时,水温保持在 36℃~38℃为宜,成年人保持在32℃~37℃即可。

2.控制洗澡时间

每次洗澡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之内。

3.使用温和的洗发液和沐浴液

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避免使用含有过多酒精、香精和色素的清洁产品,尽量缩短洗护产品在身体上停留的时间。

4.不搓澡

使劲搓澡看似舒服,但会把皮肤上起保护作用的油脂搓掉,加剧皮肤屏障功能的损坏。所以,要尽量减少搓澡等刺激皮肤的行为,避免使用丝瓜络、洗澡刷等清洁用品。

·保·湿·润·肤·

想要皮肤这层屏障发挥最大作用,保湿是重中之重。秋季昼夜温差大、多风、湿度低,人体皮肤腺的分泌功能会有所下降,皮肤的屏障功能容易受损,水分易流失。皮肤因缺水会变得干燥、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出现过敏症状。建议选用保湿和锁水功能均较好的润肤乳,并加大涂抹用量。洗澡、洗脸、洗手后3分钟内,皮肤还处于湿润状态,此时涂抹润肤乳的效果最好。建议擦干身体后立即进行保湿护理,随身携带护手霜,洗手后及时使用。

·护·肤·得·当·

根据《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的数据,我国约有36.1%的女性为敏感性皮肤。而护肤品使用不当是导致皮肤敏感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

有些女性朋友喜欢使用去角质磨砂膏,觉得用后皮肤清新爽嫩。事实上,不管是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去角质的原理都是破坏与重建角质层,如果破坏超过重建的速度则会适得其反。其实,正常的皮肤角质层每28天便会自然脱落,根本不需要额外去除。

女性朋友们使用护肤品时要特别注意,洁面不宜过于频繁,洗脸时间也不宜过长。如果化妆,睡前应认真卸妆。秋冬季节,最好少用具有“控油”“深层清洁”等功能的洁面乳,也不要使用洁面海绵等摩擦力度大的洁面工具,以免肌肤变得更加干燥。

·出·行·防·晒·

秋高气爽,阳光不再像夏日那么强烈,但您可千万不可小看了秋日的紫外线。外出时一定要“武装”好自己,可涂抹防晒霜,穿着防晒衣或使用遮阳伞。肌肤敏感的人士外出活动时,应避免去动物园、植物园等动物毛发、花粉多的场所。

·饮·食·有·法·

部分人群食用某些食物后会出现皮肤问题,临床上也发现很多患者吃虾蟹、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后容易罹患湿疹。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量大、氨基酸含量高,不易被消化分解,进入体质敏感和消化功能异常者体内后,会与相应的免疫球蛋白结合并沉积到皮肤中,易引发或加重皮肤不适。皮肤敏感者应减少或避免吃此类食品。此外,秋冬季节最好少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海鲜、咖啡、浓茶等,更要远离烟酒。每天要喝足量的水,满足肌肤对水分的需求。

·穿·衣·选·棉·

尽量穿着舒适透气的棉质衣物,以宽松为宜,少穿紧身化纤等材质的衣物,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羊毛材质的衣物。内衣更要选棉质柔软的。气温变化时应适当增加衣物,避免皮肤受到低温寒冷空气的刺激。

·居·室·洁·净·

居住环境要保持干净,定期打扫卫生,多开窗使室内外空气流通,床单、被套、枕头等要勤换勤洗,最好能在阳光下进行晾晒,以减少尘螨、真菌等对皮肤的刺激。居住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以40%~60%为宜。如果太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避免铺设大块的地毯,不养易散播花粉的植物。

·善·对·应·激·

皮肤状态与情绪息息相关。当人受到某种刺激而引起急躁、激动、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时,会导致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当情绪突然变化时,神经末梢会释放大量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直接作用于皮肤血管,引起血管扩张,促使组织胺释放,进而引起皮肤发生病理反应。

大量科学研究发现,70%的人会以躯体健康受损的方式来“消化”不良情绪,皮肤则是愤怒、恐惧、忧伤等情绪的重要“出口”。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熬夜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因素均可影响皮肤状态,诱发或加重皮肤病变。皮肤敏感或湿疹患者不仅要重视皮肤表面的疾病,还要重视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解压,避免过度紧张,保证睡眠质量,保持心情愉悦,同时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