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加强心理呵护,坦然面对血透

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疗法,也被称为“人工肾”,是将血液引出体外,利用透析器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毒素、过多的水分等清除,然后再让经过净化的血液回流到人体内。对于肾衰竭或尿毒症期等患者,肾脏已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除非是能进行肾脏移植,否则需要长期血液透析。

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血透治疗的特殊性及长期性,以及高额治疗费用,都不可避免会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同时,患者对疾病都有焦虑、恐惧心理,对治疗效果十分担忧,可能产生悲观情绪。长期的治疗改变了患者的一些生活习惯,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偏执的心理,怀疑周围的一切,对现实感到不满,容易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况。因为血透患者需要使用透析器代替肾脏的原本ba510b98b19cc399303c935285538a9d5acaefd2cc199c6125606188d3b8d9e8功能,导致患者不得不依靠机器生存,不但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使患者产生自我厌恶的心理,从而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可能导致自杀等恶劣现象的出现。

因此,在临床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对于血透患者,应当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

首先是要和患者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到有效的掌握,从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其次可以对治疗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其布置得舒适、安静,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放松心情,减少对后续治疗的恐惧感。

第三,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血透患者对于疾病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认知存在偏差,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盲目的乐观以及悲观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宣教,使患者能够对疾病以及对血液透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與认识,认识到血液透析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有了患者的配合,不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提升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对于刚开始透析治疗的患者,还可以带其到血透室参观,了解治疗环境及大概的流程。也可以通过与其他血透患者交流的方式,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和紧张。

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多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护理人员与血透患者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不但能够使血透患者对自身的治疗有效性充满信心,也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变化被及时地发现,从而进行相应的处理。血透患者的治疗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护理人员的陪伴与沟通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对血透治疗的抗拒心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有效治疗。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更加配合医生,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当然,在对血透患者进行护理时,还要加强与患者家人及朋友的沟通,进而使患者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从而减轻患者自身孤独的心理,避免患者出现忧郁绝望的情况。

总之,血透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血透患者的年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水平等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指导,使患者能够对血透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以及帮助,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治疗,对生活充满希望,提升患者的自信心,最终使血透患者的治疗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