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厨艺

第十六节 外科影像检查

外科影像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CT扫描、磁共振检查 检查、核医学影像等。这里我们仅选择性介绍几类检查方法和适应症。

1。 X射线摄影

X射线摄影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所以在这里 仅介绍常用的X线摄影位置,供检查时选择。

1。肢体X线摄影位置选择

(1)手足骨折、骨病,取正位、斜位。

(2)舟骨骨折,取外展位。

(3)对于钩、头状关节病变,取内收正常位。

(4)对于骨盆、三角骨骨折,取外旋斜位。

(5)对于多边形骨、舟骨的关节病变,取内旋斜位。

(6) 对于前臂骨折,采取前臂全长功能位。

(7) 对于前臂骨病,切除前臂靠近关节的一端。

(8)对于尺骨鹰嘴病变或骨折,取常规正位、侧位片加肘关节轴向位置。

(9)对于肱骨手术颈骨折,取前后位、经胸侧位片(加滤光书)。

(10) 对于肩周炎,采取正常姿势。

(11)肩胛骨骨折,拍前后位片和侧位片。

(12) 扁平足,负重取水平侧卧位,双侧比较。

(13) 对于外翻,取直立位置加上轴位置。

(14)第一掌骨或第一跖骨骨折,取正位、侧斜位。

(15) 副舟骨,前后位加内翻斜位拍摄,并进行双侧比较。

(16) 髌骨骨折,拍横向和轴向视图。

(17)对于膝内翻、外翻畸形,取直立位和双侧直立位进行比较。膝关节上方和下方 应包括 1/2 骨端。

(18) 对于膝部副韧带损伤,将双膝置于强力外展位置并进行一次暴露。

(19)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取双侧胫骨结节侧面片进行比较。

(20) 对于儿童髋关节脱位,将双髋置于正确位置。

(21) 对于大骨节病,拍摄手和脚踝的正面和侧面视图。

(22) 对于痛风,要保持手脚的正确位置。

(23)股骨颈骨折,取髋关节的正位和水平侧位(加静格)。

2。脊柱X线摄影的位置选择

(1)颈椎脱位或骨折:骨折多发生在活动范围较大的椎体上 (C1、C2、C5、C6)。颈部1、2骨折多因轴齿状突骨折或脱位所致。 嘴的位置。颈5、6多为压缩性骨折,以侧位、前后位片作为补充。

(2)颈椎结核及咽后壁脓肿:以侧卧位为主,额位为辅。

(3)颈椎病:神经根型以斜位观双侧对比为主,侧位观为辅。脊髓 应该在直立、侧卧和倾斜位置进行分型以检测病变。椎动脉型主要有前位型和侧位型。 辅助的。

(4)胸廓开口综合症:移除上颈椎,使胸部处于直立位置。

(5)颈肋骨:切除颈部包括胸椎1、2及两侧软组织。

(6)类风湿:主要是腰椎,包括两侧的骶髂关节。

(7)脊柱裂:以腰骶部为主。

(8)脊椎滑脱:除常规的前后位、侧位位外,还包括双侧斜位位。

(9)骶尾部骨折:取侧卧位,必要时考虑直立位。

(10)骨盆骨折:采取正确的姿势。

(11)多发性骨髓瘤:取骨盆前后位、胸椎或腰椎前后位。

(12)老年骨质疏松:取胸腰椎、骨盆直立的正位、侧位。

2。口腔胆囊造影

1。适应症

(1) 胆囊结石、炎症、肿瘤。

(2)胆管结石、肿瘤。

2.禁忌症

急性胃肠炎,幽门梗阻。

3。操作方法及流程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影像技术分册》。

3。胸部CT扫描

1。适应症

(1)肺部良、恶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肺部急慢性炎症及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肺血管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胸部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胸膜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纵隔肿瘤及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7) 胸部外伤。

(8)胸部手术后的疗效评价。

(9)气管、支气管内有异物。

2.禁忌症

(1)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2) 对含碘造影剂过敏。

3。操作方法及流程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影像技术分册》。

4。腰椎CT扫描

1。适应症

(1) 脊柱外伤。

(2)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

(3)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和椎间盘突出症。

(4)原发性、继发性脊柱肿瘤及椎旁肿瘤。

(5)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6)CT引导介入放射检查。

(7)脊柱传染病、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

(8)先天畸形、发育异常。

(9) 脊柱退化。

2。禁忌症

(1)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2) 对含碘造影剂过敏。

3。操作方法及流程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影像技术分册》。

5。颈部MRI检查技术

1。适应症

(1)颈部良性和恶性肿瘤,包括咽旁、颈动脉间隙等肿瘤。

(2)宫颈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等。

(3) 颈部囊性病变。

(4)颈部肉芽病变。

(5) 颈部淋巴结肿大。

2。操作方法及流程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影像技术分册》。

6。前列腺MRI技术

1。适应症

(1)前列腺肿瘤及瘤样病变:了解肿瘤的性质、部位及侵犯范围 大约。

(2)前列腺结节性增生:与前列腺其他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2。操作方法及流程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影像学分册》。

7。甲状腺超声检查

1。适应症

(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

(2) 识别囊性或实性甲状腺结节。

(3) 识别单个或多个结节。

(4)协助临床鉴别良恶性结节。

2。检查方法及内容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超声医学分册》。

3。防范措施

(1)若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应注意是否来自同侧甲状腺 病变。

(2)甲状腺峡部以上囊肿,需考虑甲状舌管囊肿、侧颈囊肿 应考虑鳃裂囊肿。

8。乳房超声波检查

1。适应症

(1) 乳房脓肿。

(2)超声引导下乳腺囊性肿块和实性肿块的抽吸和活检。

(3)孕妇、哺乳期及年轻女性的乳房检查。

(4) 评估临床可触及但影像学阴性的肿块。

(5) 评估X线照相无法确诊的病例。

(6)良恶性腺体肿块的鉴别诊断。

(7)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8) 乳房有肿块的男性。

2。检查方法及内容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超声医学分册》。

3。防范措施

(1)检查乳房时,探头应轻轻放在皮肤上,不宜受压,以免肿胀改变。 肿块的形状和位置,特别是检查肿块内的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的血流。 展示。

(2)在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还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和库珀韧带 (乳房悬韧带)等病变,特别是周围的脂肪延伸到腺体层时,会 它会产生类似于肿块的假象,应仔细识别。

9。四肢血管超声检查

仪器应具有实时高分辨率二维灰度图像,并对低流量血流敏感 超声仪具有脉搏传感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功能。使用线阵高频 (5~10MHz)探头。检查期间,受试者处于仰卧或坐姿。一般首先采用二维超声。 声学扫描,然后彩色血流成像,最后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速度和 与血流参数有关。

1.适应症

(1)四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2)四肢动脉瘤。

(3)大动脉炎。

(4)深静脉血栓。

(5) 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6)动静脉瘘。

2。检查方法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超声医学分册》。

3。防范措施

(1)血管检测应双侧比较,沿着血管走行方向,体表投影,从近到远 从心端向远端依次扫描。

(2)检查时,探头放置应有适当的压力,避免管腔受压,特别是避免 静脉血管受压会影响测试结果。

(3) 一般在横切面测量管腔内径,在纵切面用颜色显示血管长轴。 多普勒频谱中显示血流图和测量的血流参数。

(4)检测静脉时,还应进行深呼吸、瓦氏动作、抬高四肢。 使用挤压远端肢体等方法来确定血流的顺畅程度,并使用探头对静脉加压 可根据腔内是否受压来判断是否有血栓。二维超声实时检查要注意血管的观察 内径是否均匀,有无局部扩张、变细、狭窄,血管走行有无扭曲或受影响。 压力;管壁厚度、回声强度、是否存在钙化、管腔内是否存在斑块和异常肿块 片。

(5)彩色多普勒成像时应注意调整最佳血流速度范围尺度和彩色多普勒成像。 彩色扫描显示区域的大小和彩色多普勒增益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空间 具有时间分辨率。

(6)频谱多普勒检测,壁滤波设置在50~100Hz,防止低速血流 滤除血流,采样体积必须置于血管中心,且入射声束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 方向之间的夹角<60°,多普勒增益设置要适当,避免人为增加频带。 宽度。

10。经直肠超声检查

1。适应症

(1) 直肠病变:

① 大便频繁或形状改变。

② 粘液、脓血便或原因不明的血便。

③慢性腹泻并伴有体重减轻。

④ 不明原因的会阴部、下腹部长期胀痛。

⑤ 指检发现直肠内有肿块。

⑥ 直肠癌术前分期。

⑦慢性直肠周围脓肿。

(2)前列腺、精囊、膀胱病变:

①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血尿、腹壁等尿路刺激症状 超声检查不能确诊。

②前列腺疾病(肿瘤、增生、炎症等)。

③后尿道结石、息肉、肿瘤、狭窄等。

④ 精囊疾病,如炎症、结石、肿瘤等。

⑤膀胱三角或膀胱颈肿瘤等病变。

⑥ 检测子宫及附件病变(应使用端扫探头)。

2.禁忌症

(1)急腹症及严重腹部感染,如肠穿孔、肠梗阻、急性腹膜感染等 严等人。肛肠管周围的急性感染或损伤引起剧烈疼痛,例如肛周脓肿和 肛裂及严重痔疮出血等。

(2)肛管、直肠狭窄。

(3)直肠或乙状结肠内异物未清除。

(4)精神病人或不合作的人。

(5)孕妇及经期。

(6)严重心肺疾病和功能障碍,如严重高血压、心律失常、 冠心病、脑供血不足,包括心肌梗塞急性期和不稳定高血压 预计。如需检查,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除了小心轻柔的操作外, 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3。检查方法

参见临床技术操作说明《超声医学分册》。